最初的静电照相数码印刷彩色复制效果与现在比较相去甚远,颜色鲜艳但质世较差,因而饱受商业印刷人士质疑。随着数码印刷市场的逐步成熟,在开发商不懈的努力下,静电照相数码印刷机的彩色复制质量不断提高,某些设备至可以与胶印媲美。与此同时,迫于来自数码印刷应用领域市场竞争的压力,静电照相数码印刷系统的开发商迫切需要降低墨粉生产成本,也不乏取悦于商业印刷领域专业人士价值取向的因素,墨粉的吸收光谱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胶印油墨的差别越来越小。
分析静电照相数码印刷与最终复制效果有关的光导体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和熔化五大工艺步骤后可以发现,影响墨粉复制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熔化工艺。墨粉中的树脂必须在高温作用下才能熔化并黏结到纸张上,为此要求熔化滚筒将墨粉加热到超过其玻璃渐变阈值的温度,对化学工艺制备的墨粉而言,这个温度大约为40~60℃,机械研磨墨粉可能达到100℃。与此同时,转印间隙的墨粉还要受到压力的作用,原本相对松散的墨粉空隙必然变得
更密实。此外,某些静电照相数码印刷机为了顺利地从熔化滚筒上剥离下纸张而使用隔离剂。采用基于氟类人造橡胶的隔离剂时,对墨粉的最终彩色复制效果影响不大;但如果静电照相数码印刷机以硅油为隔离剂,油质隔离层的存在会大大改变印刷表面的光线反射,从而影响墨粉分光光度曲线的形状。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墨粉温度提高到玻璃渐变阈值温度后,流变特性对光谱响应的某些改变在恢复到固态后保留下来,压力作用导致墨粉层变得更密实而提高反射率。油质隔离剂的存在也会改变印刷品表面的反射特性,导致墨粉在印刷前后表现出不同的吸收或反射光谱特征,分光光度曲线必然发生变化。